痂:汉字痂的意思/解释/字义/来源

痂:汉字痂的意思/解释/字义/来源

基本字义

痂 jiā ㄐㄧㄚˉ

伤口或疮口血液、淋巴液等凝结成的东西,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结~。

点击展开全文

外语翻译

英语:scab德语:Krätze, Schorf (S)法语:croûte,escarre

点击展开全文

详细解释

痂 jiā

〈名〉

痂皮;疮壳 [crust over a sore;scabies]痂,疥也。从疒,加声。——《说文》痂,创也。——《广雅》。按,今谓疮所脱之鳞为痂。刘邕嗜食痂。——《南史》数日,疮痂尽脱。——《聊斋志异·翩翩》

又如:痂查(痂皮);痂癞(中医学名词。一种皮肤病);痂皮(伤口或疮口表面上由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凝结而成的块状物,伤口或疮口痊愈后自行脱落)。又指:伤口或疮口旁有乞兒箕坐,痂面饥衣。——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

〈常用词组〉

点击展开全文

国语词典

痂 jiā ㄐㄧㄚ

〈名〉

伤口痊愈时,由血小板、胶原蛋白和废死细胞等凝结而成的硬块。

点击展开全文

《康熙字典》

【唐韻】古牙切【集韻】【韻會】居牙切,𠀤音嘉。【說文】乾瘍也。【徐曰】今謂瘡生肉所蛻乾為痂。【正字通】瘡弇也。【南史·劉穆之傳】子邕為太守,嗜創痂。

点击展开全文

说文解字疥也。从疒加聲。古牙切

(痂)疥也。按痂本謂疥。後人乃謂瘡所蛻鱗爲痂。此古義今義之不同也。葢瘡鱗可曰介。介與痂雙聲之故耳。南史。劉邕嗜食瘡痂。謂有蝮魚味。从𤕫。加聲。古牙切。十七部。

点击展开全文

方言集汇

国际音标: tɕiĄ˥日语读音: KASABUTA韩语罗马: KA现代韩语: 가客家话: [海陆腔] ga1 [客英字典] ga1 [台湾四县腔] ga1 [梅县腔] ga1 kio2 [宝安腔] ga1 [客语拼音字汇] ga1 [东莞腔] ga1粤语: gaa1潮州话: gia1近代音: 見母 家麻韻 平聲陰 家小空;中古音: 見母 麻韻 平聲 嘉小韻 古牙切 二等 開口;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歌部 ;王力系统:見母 歌部 ;

点击展开全文

相关推荐

项目管理as是什么
365用英语怎么翻译

项目管理as是什么

⏳ 08-25 👁️ 7770
知名月子中心倒闭 传老板跑路涉案数亿
365用英语怎么翻译

知名月子中心倒闭 传老板跑路涉案数亿

⏳ 09-25 👁️ 4661
词源趣谈
世界杯365平台

词源趣谈

⏳ 08-17 👁️ 6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