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老年人:由于代谢率偏低及皮肤往往干燥,洗浴次数不应过高过频。在而低温湿润地区,运动较少的老年人可延长至1至2周一次的洗浴周期。
3. 患有特定皮肤病者:若属干燥肤质,或患有皮炎,也不宜过于频繁的洗浴,以保证皮肤的舒适度为主。
掌握好洗浴的次数后,如何缓解冬季肌肤的干燥困扰呢?冬季气候干燥,体表水分易蒸发散失,同时洗浴过程本身亦会加剧水分流失。
5个常见洗浴错误会增加皮肤干燥程度。
1. 洗浴时间过长:人们常在冬季沉浸于温暖如春的浴室不愿离去。然而,长期接触热水会导致皮脂及身体水分过度流失,进而损害皮肤屏障功能。
2. 水温过高:高温洗浴会进一步加速表面水分流失,增强皮肤干燥度。
3. 清洁品太过强烈:诸如肥皂、香皂、沐浴露或强度清洁用品的使用,均可能引发干燥瘙痒症状。冬季似乎并不需要过于强调洁净效果。
4. 过分搓揉:北方父母经常敦促孩子们应爱护身体,并严格要求在洗澡时强力搓揉。然而高强度搓洗会加速表皮细胞脱落和皮脂损失,甚至形成擦痕。
5. 缺少保湿措施:冬日衣物摩擦,仿佛犹如天然洒水器。故洗浴后需立即使用具有保湿功效的身体乳液进行护理。
冬季洗浴的实用攻略,敬请收藏
1. 适宜时间:无需担忧具体时段问题,合理安排自身时间即可。有趣的知识是,美国科研人员发现,晚上睡觉前1至2小时洗热水澡,能有效缩短入睡所需时间。温馨提示,空腹、饱餐、饮酒、身体及精神剧烈运转之后皆不宜立即洗浴。
2. 洗浴持续时间:理想的勤于行动期限应为20分钟内,若每日洗浴,不妨控制在5至10分钟左右完成。
3. 洗浴频率:因应个人需求自我调整,正常情况下冬季可每隔2至3天洗涤一次。
4. 洗澡区域顺序:应依次完成面部清洗、手脚清洁、全身淋浴以及毛发清洗等步骤,贴心地让身体逐步适应并接受温差变化。
5. 特殊情状:最近流感患者普遍增多,若体热不退或身感不适严重,建议延迟洗浴计划。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