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小久久001,(https://xueqiu.com/6625297906/324956793)
核心逻辑:
云手机其实是华为早在十多年前就曾探索过的领域,但受限于当时的网络技术、生态硬件等的局限性而未能推广和普及。如今,我们已进入5G+时代,随着云计算、物联网、AI等技术的突飞猛进,云手机的条件已然成熟许多。由于其成本低廉,且不受终端硬件性能的制约,并天然适合作为AI大模型的运行的入口端设备,使用场景大幅拓展,潜在需求空间巨大,有必要重点跟踪该产品的推出进程及产业链相关公司的情况。
相关公司:
蜂助手、天舟文化、欧菲光、华映科技、光弘科技、大富科技、福日电子、创耀科技、常山北明等。
01 什么是云手机
云手机(Cloud Phone),就是将云计算技术运用于网络终端服务,通过云服务器实现云服务的手机。云手机实际是应用了一项让移动应用程序能够在云(或是主机、远程服务器等)上运行的技术,创建一个运行在数据中心内的虚拟设备,由移动终端上的瘦客户端进行接入。
更通俗来讲,就是把手机的功能放到云端服务器上运行,然后你可以通过网络,用自己的终端设备(云手机)去远程操控它,且操作感受和体验就如同使用传统手机一样。
02 云手机与普通手机的区别
云手机尽管可以做到在外观上与普通手机尽别无二致,但其内在的硬件构成和软件系统等却与普通手机有着巨大的差异。
1)硬件
普通手机自身拥有的硬件包括CPU、内存、硬盘等,而云手机则没有传统的硬件组件,硬件资源全部汇集在另外的主机(如分体式边缘设备)或是远程的云端数据中心里。云手机用户只需一个瘦客户端或云终端,通过网络连接到云端服务器或分体式主机即可使用。
2)软件
普通手机中需要安装操作系统和各种应用程序才可使用,而云手机用户是通过远程桌面协议等专业技术连接到云端服务器上的虚拟机便能即开即用。用户无需在本地设备上自行安装,大幅节省设备内存和部署占据的时间精力。
3)性能
普通手机性能取决于本地硬件的配置,而云手机性能和使用效果则取决于边缘设备或是云端服务器的配置以及网络带宽。由于云端服务器通常采用高性能的硬件,因此可以提供比传统手机更强大的算力。
03 云手机的优势
目前,手机产品形态已经非常成熟,为什么还需要有云手机的形态出现呢,这种创新是否有市场,这就有必要先了解云手机的几大优势:
一是成本低:由于计算和存储都在云端进行,用户无需购买高性能的硬件设备,大幅降低了初期投入成本。
二是性能可扩展:云手机不受本地硬件配置约束,可以提供高性能的计算能力,使得一些对硬件要求较高的应用和大型游戏得以流畅运行。
三是存储可扩展:如果是在云端,则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扩充存储空间,理论上没有上限,从此不再受内存容量不足的困扰。
四是数据备份方便:云端存储的数据易于备份和恢复,即使终端丢失也不影响数据安全,降低了数据丢失的风险。
五是更适合作为AI的入口:由于目前AI模型的落地还受硬件资源的影响,如果是云手机则是通过云端承载和运行大模型,本地设备只需承担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功能,无需具备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更易使AI在终端落地。
04 云手机的前世今生
“云手机”这个概念可以追溯至2011年甚至更早,阿里和华为就开始探索这一领域,想要登上“云”的科技浪潮,但由于概念过于超前,用户对云手机存在认知断层,加之当时的3G网络技术延迟卡顿等,终端硬件软件、生态安全还不够完善,拉低了云手机的产品力,还不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的条件。
随着社会数字化进程的加快,5G元年的到来,超前的云手机经过多年的打磨也有了较为完善的产业生态,同时有了广阔的应用场景。
2023年,中国移动和华为就联合推出了“云手机”服务,该服务基于 5G 网络,可将手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搬到云端,从而实现随时随地的高性能计算。该服务可以帮助用户实现远程办公、移动办公、手游体验等多个场景的需求。不过,这个“云手机”还并非真正的终端硬件,而只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虚拟化服务,用户只是通过手机APP访问“云手机”界面,从而体验各类在云端运行的应用程序,大大扩扩展了手机的性能和用途,相当于拥有了另外一部或多部功能和性能都可以定制化的虚拟手机。
05 云终端其实早已进入大众视野
其实要理解真正的云手机,可以参考另外一种已经广为普及的云终端硬件——云电脑。它的原理与云手机基本一致,同样是一种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服务,它将电脑的运算、存储和应用资源集中在云端的数据中心,用户只需通过一个小巧的终端设备(如瘦客户端、平板电脑)即可访问个人的桌面、数据和各种应用,无需依赖本地物理硬件。
得益于运营商的重视和持续“加码”,算力和AI技术产品得到广泛应用落地,云电脑作为算力入口的新型终端形态,这两年受到了运营商的大力推荐,普及速度很快。
据了解,经过2024年的规模拓展,国内云电脑用户数已达千万级别,国内运营商云笔电&云PAD&台式一体机云电脑用户新增突破200万户。在企业领域,上万云电脑用户的项目一次性投产商用。在运营商领域,家庭云电脑用户总量突破500万户。据国际数据公司IDC,2025年整体云终端市场将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增长率或将超过16%,也预示了云电脑市场继续向上增长的态势。
此外,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4年1季度,中国移动的“云手机”客户就已经超过1000万,这也表明云手机的终端用户潜在市场空间是很大的,大量用户其实已经体验过这一形态,具备一定的用户基础。
06 云手机产业链及公司梳理
云手机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环节,上游主要是核心技术与硬件生产,中游是云终端和云服务环节,下游则涉及到终端用户与云应用。
1)核心技术与零部件供应
除了计算和存储外,云手机上游零部件环节基本与传统手机类似,因此产业链公司也类似,比如欧菲光、华映科技、联创电子、科森科技等。
另外,由于云手机核心是连接,需要有稳定可靠、低时延、高速率的网络作为支撑。如果是5G连接,则网络设备要求较高;如果是分离的主机设备,则通过星闪或WIFI连接,可关注网络连接设备相关的公司,比如大富科技、创耀科技、华力创通等。
2)手机组装与云服务平台
由于云手机构成更为简单,猜测低端手机代工厂承接这一项目的可能性更大,另外还可关注渠道代理商。相关公司如光弘科技、卓翼科技、福日电子、世纪鼎利等;
而云手机涉及到云服务、安全和维护的任务更多,关注涉及到这个方向的华为生态链企业,比如蜂助手、标准股份、常山北明、奇安信等。
3)应用端
主要是云应用,比如云办公、云游戏及其他云应用软件,相关公司如天舟文化、易点天下、盛天网络等。
免责声明:本文仅作为个人学习材料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文中引述的许多信息,皆根据网络公开信息整理,所有判断皆出自个人主观臆断,难免存有诸多错漏之处,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