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28365-365cim!

  • 1
  • 2
  • 3
  • 4
  • 5
  • 社会学院参赛项目树米捧回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

副教授

您所在位置: 首页 >> 师资队伍 >> 副教授 >> 正文
姓名:任敏
职称: 副教授
专业方向: 组织社会学(组织信息化)、家庭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
电 话:
个人主页: 微信 renmini
  • 教育与研究经历


    2009年北大博士毕业,2009-2013年,武汉大学社会学系任教,20013至今为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 学术兼职

  • 研究领域与兴趣


    组织社会学(组织信息化)、家庭社会工作、儿童社会工作

  • 代表性成果


    1.经济社会学词条,《社会学名词大辞典》,国家名词委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2014年9月出版。

    2.信息技术应用与组织文化变迁,北京:《社会学研究》,2012年第6期。[1]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

    3.专业化服务——专业社工的发展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启示,天津:《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1]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工作》2013年第3期全文转载。

    4.结构性差异: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就业压力,广州:《青年探索》,2013年第3期。

    5.基层政府的多重非正式权力建构,北京:《青年研究》,2012年第4期。

    6.从建构论视角看大学生就业压力的自我建构,广州:《青年探索》,2012年第6期。

    7.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探讨失地农民问题,南昌:《社会工作》,2012年第7期。

    8.经济组织,《经济社会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9.“现代社会人际关系的类型及其互动逻辑——试谈‘差序格局’模型的拓展”,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2期。[1]《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转载,2009年第8期。

    10.如何做中国组织社会学研究之综述,上海:《社会》,2008年第1期。

    11.城市居民消费分层指标选择及构建,香港:2004年“下一代中国城市研究”国际会议参会宣读论文。

    12.焦虑:一个大学校园心理问题,北京:《北京教育?高教版》,2003年第7-8期。

    13.一个青年“土”博士婚礼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北京:《青年研究》,2003年第5期。

    14.精英外流与农村发展,北京:《青年研究》,2003年第4期。

    15.青少年文化异化现象的社会学分析,上海:《当代青年研究》,2003年第1期。

    16.大学生网迷状况调查,北京《青年研究》,2002年第7期。

    出版译著

    任敏、李璐、林虹,《结构洞》(译),罗纳德·博特著,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 承担项目与课题

  • 获奖与荣誉

  • 教学情况